中國山西的一戶普通人家,原本平靜的生活在某天戛然而止。19歲的趙某在家中吃飯時突然感到全身無力,話都說不出一句,隨即暈倒在地。家人急忙將他送往醫院,但最終還是回天乏術。趙某的意外猝死給家人帶來了沉重的打擊,尤其是他的父親,在無盡的悲痛中強忍著眼淚,整理著兒子生前的遺物,卻在床底下發現了一疊讓他心碎的收據。
這些收據的內容清楚地標明了趙某在過去的8個月里,先后「賣血」16次,以換取微薄的收入,每次的價格約為260至300元人民幣(約新台幣1100至1300元)。這些錢,原來都是趙某為家庭減輕負擔所拼命換來的。趙某父親手握著這疊收據,眼淚再也止不住,他從沒想到,自己19歲的兒子竟然以這樣的方式默默付出。
示意圖。圖片來源 / 翻攝自health matters
根據媒體報道,趙某的猝死并非偶然。在他去世前10天,曾因為嚴重貧血入院治療,醫生診斷為「再生障礙性貧血」,這種病癥的主要原因是身體無法正常生成紅細胞。而趙某的貧血,與他頻繁的捐獻血漿有著直接的關聯。
通過進一步了解,趙某父親得知兒子并非只是簡單的捐血,而是多次捐獻血漿。與普通捐血不同,血漿站的流程是通過分離血液中的血漿,提取后再將紅血球輸回體內。這種操作雖然看似安全,但頻繁捐獻會對身體造成極大傷害,尤其是像趙某這樣頻率極高的捐獻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