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3年6月,杭州西湖畔,已是明媚初夏。
32歲的北大教授胡適,因為身體原因來到杭州療養,就住于煙霞洞旁的煙霞寺。
半空虛閣有霞住,六月深松無暑來!這樣愜意清新的風景,對飽受疾病困擾的胡適來講,堪稱難得的休養勝境。
但誰又想到:即便是三個月的西湖畔休養,竟也能衍生一段浪漫的婚外情緣。
時隔許久,他更將這段美好的經歷,寫成短詩聊以慰藉:
多謝你能來,慰我山中寂寞,陪我看山看月,過神仙生活。
匆匆離別便經年,夢里總是相憶,人道應該忘了,我如何忘得。
文人的寂寞,總是要以追逐愛情的浪漫來撫平;即便行事謹慎、注重名節的胡適,也終究逃不過愛情的魔咒,即便這份所謂的「愛情」建立在出軌的基礎上。
對于胡適來說,西湖畔瀲滟風光再美,也比不得煙霞寺與佳人的纏綿廝守。
在上面短詩中,讓胡適不忍割舍的「你」,就是煙霞洞曾與他朝夕相處、同居整整三個月的表妹曹誠英。
說起來:被譽為「江南才女」的曹誠英,是中國第一位農學界女教授,更是中國著名的馬鈴薯專家,了解農學界的人,自然會聽聞她的響亮名號;只是有些可惜,這位才華斐然的女子,最讓世人津津樂道的,不是她在農作物上的科研成就,而是她與胡適糾纏一生的錯亂情緣。
也因為相見恨晚的遺憾,兩人甚至演繹出一場轟轟烈烈的婚外情事;這場飛蛾撲火的執著,詮釋著曹誠英的癡情,卻也讓她成為那個不為世人所容的第三者。
文章未完,點擊下一頁繼續